在所有的IT項目管理中,質量管理是其中的核心。那么做好IT項目質量管理應注意哪些問題呢?中培偉業《IT項目管理最佳實踐》培訓學員劉經理根據自己的項目實踐進行了詳細介紹。
劉經理以經理參與的某公司信息系統統籌管理項目為實例,探討了在項目質量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認為評審過程可交付物能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同時,讓客戶實時了解開發過程能進一步樹立客戶對項目成功的信心。提出以制定質量管理計劃、實施質量保證活動、質量控制為工作流程來指導項目的質量管理,對于質量管理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的辦法。本人在該項目中擔任了開發方的項目經理,自始至終參與了整個項目的建設。該項目特點是投資大,周期長,干系人眾多。2014年8月,劉經理開始擔任此項目的項目經理,主要負責該信息系統項目的組織規劃實施開發與項目管理。2015年6月該系統已開發完畢,正式投入運行。系統至今運行穩定,取得客戶的好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項目成功的質量管理。
2014年8月,劉經理參與某公司信息系統統籌管理項目開發,開始擔任此項目的項目經理,主要負責該信息系統項目的組織規劃實施開發與項目管理。
質量是系統的生命線,對項目的成敗起著關鍵的決定性作用。好的質量是規劃出來的,而不是檢查和測試出來的。該項目的成功與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在項目整體實施過程中對質量的有效管理,下面分別對項目質量管質理過程中的質量管理計劃的編制、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活動的展開等幾個方面加以簡要論述,結合劉經理的實際經驗,論述項目中如何合理貫徹質量計劃、保證項目質量。
制定質量管理計劃。“質量出自計劃和設計,而非出自檢查”,良好的質量保證計劃有助于正確的指導項目質量管理行為要做好質量的管理,一個完備可行的質量計劃是必不可少的。 在項目啟動階段,公司領導組織召開了項目啟動會議。會議上,領導介紹了項目的前景以及項目的重要戰略意義等。會后本人便開始制訂項目計劃,計劃中明確了項目的總體技術解決方案、項目全生命周期和相關階段、項目過程所采用的工具和技術方法、變更流程和變更控制委員會以及進度計劃等。計劃中確定了質量標準和目標、質量管理小組、質量責任制、質量過程控制、質量管理制度以及質量檢查程序。劉經理在制訂項目管理計劃的過程中,制定項目的質量標準。
QA人員經過反復商討,并經過與高層經理、項目組相關成員、客戶等干系人的溝通,在充分了解他們對本項目的質量要求與期望的基礎上,確定了本項目的質量目標,包括功能驗收、竣工驗收和最終驗收的具體標準;定義項目實施過程中階段性輸出物的質量標準,產品需求評審缺陷排除率、代碼審查缺陷排除率、系統測試缺陷排除率等。
劉經理認真梳理質量管理的的監控點,輸出質量檢查單。項目組根據范圍說明書明確了項目的范圍、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找出可能影響產品質量的技術要點,對其進行遂一分析,確定需要監控的關鍵元素,設置整體項目實施過程中合理的檢查點及度量指標,把滿足項目質量標準的活動或者過程規劃到項目的中間產品和項目的中間過程中去。 針對實際控制檢查點,在項目實施的不同階段結合質量管理的監控點,將各個過程域對應的檢查項,形成《質量檢查單》,使之成為一個對本項目的質量管理行之有效的手段。劉經理加強了質量管理計劃的評審。質量計劃編制任務完成后,項目組召集高項目相關干系人對質量保證計劃進行了評審。通過評審,使大家對描述在質量計劃中的相關角色、職責、活動等內容保持一致認識。
實施質量保證活動。質量保證應貫穿于整個項目生命周期,它包括所有有計劃地系統地為保證項目能夠滿足的質量標準而建立的活動。為了達到質量標準和目標,項目組在項目質量保證過程中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 相關人員須參加業務或技術培訓,具體以郵件通知為準;
二、在經得部門領導的同意后,由項目經理和項目組長對組成員進行績效考評,并將績效信息記錄備案,最終反應到年終獎的考評中;
“懂業務的不懂技術,懂技術的不懂業務”,在這種局面下項目風險很大,一旦開發人員沒有理解業務去開發,將導致嚴重的返工,最終影響項目進度. 為了及時了解團隊成員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本人約定每日下班后舉行例會,每個成員都談談工作完成情況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對遇到的問題,大家一起討論形成解決方案,形成會議記錄。每周向客戶發送項目周報,介紹本周開發情況(已完成內容、未完成內容以及遇到的問題) 、下周計劃。
四、依照質量管理計劃制定的標準,評審和審核項目的活動及其產品。質量保證組在整個項目生命周期中定期評審和審核項目活動及其工作產品,通過《QA周報》、《QA審計報告》、《QA問題跟蹤表》、《QA里程碑報告》等形式,就項目是否遵守已制定的標準向項目組提供報告,劉經理通過這種方式能及時獲知項目進展中的各類質量數據及信息,以便劉經理及時采取有利于保證過程及產品質量的措施。
五、及時做好預防及糾正措施。 QA工程師向項目組反饋有關評審和審核的結果,以便使劉經理能夠及時在項目過程中對偏差采取及時有效的防范和糾正措施,以此避免項目管理中因過程中的問題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比如在需求評審階段,且由于項目干系人較多,導致評審參與度不足70%,評審缺陷率沒有達到每頁1個的標準。QA根據評審結果的審計情況通過郵件及口頭溝通的形式,及時向項目組提出預警,敦促項目組加強文檔評審的參與力度。劉經理也有針對性的提出,將專家評審的參與度、評審有效性做為對員工績效的良好考核指標之一,通過考核機制及時的糾正質量保證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通過以上有效的質量保證活動,使項目的質量要求得以保證,主要成效表現在返工率減少、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提升,項目成本降低。
質量控制。在本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項目組對整個項目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尤其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測試等階段進行有效的質量控制和管理;注意貫徹預防為主和檢驗把關相結合的質量控制原則,要求項目組全體成員在實施過程中,按照PDCA的的質量環要求,實施各環節的質量控制;通過每周工作匯報總結、QA日常審計、開發人員間的代碼互查、里程碑的工作總結以及執行有效的測試等手段,來發現項目進展中的偏差及不合格項。
對于超出即定標準的偏差通過因果圖法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確保系統的關鍵指標在實施過程中得到全面的監控;在各個重要控制點,如需求、設計、編碼、測試等工作完成之時,實行階段性審查和評審,對于發現的問題及時組織相應的責任人在規定的時間段內予以解決。劉經理安排加強項目組單元測試,在小組內部執行代碼交叉走讀等預防手段提高代碼質量,通過制定迭代版本發布,逐個版本多輪測試,通過不同build的缺陷數形成系統測試的趨勢圖,在趨勢圖明顯處于收斂狀態的前提下才能完成版本的正式發布。
經過團隊的共同努力,2015年6月該系統已開發完畢,正式投入運行。狀況良好,受到客戶方各有關部門的一致好評,對項目滿意度較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項目成功的質量管理。回顧項目的實施過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譬如質量保證的方式比較單一,過于依賴項目管理部的QA人員;質量控制過程中對系統的易用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把控做的還不夠等。針對問題,項目組及時采取應急措施進行補救,總體上沒有對項目進度、成本及質量造成大的影響。
綜上所述,制定合理的項目質量管理計劃、加強項目質量保證、做好質量控制,在項目整個生命周期內貫徹質量保證方針,是劉經理項目中質量管理中的幾個主要實踐,為項目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在以后的項目管理工作中,劉經理將不斷的總結學習,多和業界同事交流,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和項目管理水平,能夠更好地完成項目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