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互聯網時代,網絡越來越強烈地介入我們的生活,以至于我們愈加依賴網絡,而我們的個人數據也被暴露在網絡之上。前兩日,Nord數字化信息專家Daniel Markuson撰文表示,在過去的一年里,網絡攻擊導致的全球企業用戶數據外泄,全球74億人口中就有10億人的隱私被暴露在了網絡之上。
眾所周知,一旦個人數據外泄,就有可能存在被黑客或其他不法分子利用的危險。之前就出現過“航班取消”、“交通違章提醒”、“購物退款”等等精準詐騙事件,另外社交平臺Facebook還影響美國大選,而Uber也曝光了曾隱瞞大規模數據泄露,還給黑客10萬“封口費”。數據泄露的新聞事件數不勝數,不僅用戶的人身財產會受到威脅、國家和公司安全會受到威脅,就連用戶的思想都容易被裹挾。
當然,這并非是用戶的過錯,因為用戶不能掌控處在云端的數據的安全,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數據的流向。而在這個時代,人們很容易就忽視網絡安全。主要是因為這種事件出現的頻率太高,對自己若沒有太大的影響人們就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另外行有余力而不足,人們根本不知怎樣堵住這個泄露的缺口。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才會出現10億用戶數據泄露的事件。那么,對于個人或者互聯網企業來說,該如何降低數據泄露風險呢?
對個人來說,不要使用同一用戶名和密碼來注冊所有的網絡服務,在設置密碼時最好使用數字、字母和符號的組合,而對于重要的賬號來說,最好開啟多重驗證方式,比如密碼和短信的組合等等。而個人的重要信息若沒強制要求填寫,最好就不用填寫。
對互聯網企業來說,需要完善數據保護機制,最好設置一些訪問權限和進行加密操作。然后要定期排查安全隱患,以防網絡安全事件發生。另外,還要加強內部員工安全的意識培訓,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人員惡意刪除或者外協內部數據。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大數據時代的未來固然令人期待,但是前提是對數據的正面利用,挖掘數據的有用價值,更好地為互聯網生活服務任何企業和個人都應該建立起數據安全意識,為大數據時代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這樣,即使網絡安全面臨著嚴峻考驗,我們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想了解更多IT資訊,請訪問中培偉業官網: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