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視覺(CV)是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分支,其目標是通過算法和模型使計算機具備“視覺”能力,即對圖像或視頻中的物體、場景及動態過程進行識別、理解和分析。以下是其主要任務及應用場景的總結:
一、計算機視覺的主要任務
1、圖像分類與識別
任務描述:判斷圖像中是否包含特定類別的物體,或對圖像內容進行分類。
技術:卷積神經網絡(CNN)、Transformer架構。
應用:人臉識別、商品分類、圖像鑒黃。
2、目標檢測
任務描述:定位圖像中目標的坐標框,并識別其類別(如行人、車輛、交通標志)。
技術:Faster R-CNN、YOLO系列。
應用:自動駕駛環境感知、安防監控中的異常目標檢測。
3、圖像分割
任務描述:將圖像劃分為不同區域,并對每個像素進行分類(如語義分割)或區分不同實例(如實例分割)。
技術:U-Net、Mask R-CNN6。
應用:醫學影像中的病灶分割、遙感圖像分析。
4、人體分析
任務描述:識別人體關鍵點、姿態、動作及行為。
技術:OpenPose、HRNet。
應用:智能健身教練、虛擬現實交互。
5、三維視覺
任務描述:從二維圖像恢復三維結構,包括立體匹配、三維重建、姿態估計等。
技術: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PointNet。
應用:機器人導航、增強現實中的虛擬物體嵌入。
6、視頻理解
任務描述:對視頻序列進行分析,包括動作識別、時空定位、軌跡跟蹤等。
技術:3D卷積、時序建模(如Transformer)。
應用:監控視頻異常行為檢測、體育賽事分析。
7、圖像生成與修復
任務描述:生成逼真圖像(如DeepFake)、修復模糊/破損圖像(如超分辨率重建)。
技術:GAN(生成對抗網絡)、擴散模型。
應用:虛擬試衣、老照片修復。
8、度量學習與檢索
任務描述:學習圖像特征的距離度量,用于相似性搜索或驗證(如人臉識別中的比對)。
技術:FaceNet、CLIP。
應用:人臉支付、圖像版權檢測。
二、計算機視覺的應用領域
1、醫療健康
應用:X光/CT影像病灶檢測、病理切片分析、手術機器人導航。
案例:乳腺癌篩查系統通過語義分割標注腫瘤區域。
2、自動駕駛
應用:環境感知(目標檢測)、車道線識別、行人避撞。
技術:結合LIDAR與攝像頭數據實現多模態感知。
3、工業自動化
應用:生產線質量檢測(如手機屏幕缺陷識別)、機器人分揀。
優勢:替代人工,提升效率與精度。
4、安防監控
應用:人臉識別門禁、異常行為檢測(如摔倒報警)、車牌追蹤。
技術:ReID(跨攝像頭行人重識別)。
5、零售與電商
應用:商品圖像檢索、虛擬試衣間、貨架庫存分析。
案例:淘寶拍照搜圖功能基于圖像特征匹配。
6、農業科技
應用:無人機作物監測(病蟲害識別)、智能灌溉決策。
技術:結合光譜成像與深度學習。
7、娛樂與教育
應用:AR游戲(如Snapchat濾鏡)、智能題庫批改、表情驅動動畫生成。
技術:人體關鍵點檢測與動作捕捉。
8、智慧城市
應用:交通流量優化、垃圾分類識別、公共安全預警。
趨勢:與物聯網、5G結合實現實時響應。
三、技術趨勢與挑戰
多模態融合:結合圖像、視頻、語音、文本等信息(如自動駕駛中雷達與視覺融合)。
輕量化部署:優化模型規模,適配邊緣設備(如MobileNet、知識蒸餾)。
小樣本學習:解決醫療、工業等稀缺數據場景的模型泛化問題。
可解釋性與倫理:提升模型決策透明度,避免偏見(如安防中的種族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