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實業務環境下利用網絡空間安全技術和工具開展安全監測與分析、風險評估、滲透測試事件研判、安全運維、應急響應等工作的能力。能力高低的決定因素包括攻防業務技術水平、前沿技術和產業動態了解情況、業務模式和服務場景掌握程度等。
綜合應用各種技術和工具,發現網絡和系統中潛在漏洞的能力。該能力對安全人員的理論實踐、工具運用、工作經驗和漏洞信息掌握情況有較高要求。
網絡安全產品和工具的研發、網絡安全系統的集成能力。能力的高低取決于人員自身對業務場景的理解程度、安全知識和工具的掌握應用程度以及產品的工程化能力。
具備安全防御體系頂層設計、戰略規劃,具備突發網絡安全事件作戰指揮、協調保障,以及對使用網絡安全武器裝備完成規定任務的作戰效能進行評估的能力。
當攻擊出現時,能運用工具和方法合理的分析攻擊行為,擬定解決方案,并及時彌補安全漏洞。
部分知識需要學員在對抗過程中去學習和實踐。對于知識理解速度和理解能力有著極高挑戰。
紅藍對抗其本質是通過一系列技術手段應用,和實際工作中對于網絡安全技術發展的思路完全吻合,而技術強度和難度更勝一籌。
紅藍對抗是團隊作戰,不僅要求團隊成員技術互補,并且對策略、流程、標準、方法都有嚴格要求,考驗團隊協作能力。
紅藍對抗難度大,復雜程度高,這對于個人安全技術能力體系的豐富完善有著極大的幫助。
紅藍對抗節奏快,復雜程度高。對于知識技術運用極其綜合。要求選手時刻保持清晰的判斷和高效的分析能力。
從國家頒布實施的一系列法規和辦法中,不難看出網絡安全建設具有強制性、普及性、持續性等特點
國內普遍安全類學習注重理論知識廣度學習,缺乏實戰應用講解
工作中應對安全威脅機會少,容易放松學習主動性
員工沒有意識到一些日常行為操作,將給企業帶來網絡安全風險
在無紙化辦公和數據運營背景下,如果不能保證網絡安全,企業核心資產將面臨巨大風險
任何軟件都存在安全風險點,只有通過實戰不斷提升團隊技術能力,才能提高漏洞發現門檻
對于目前主流攻防技術不掌握,或在部分安全技術中有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