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信息化水平的加快發展,IT系統變得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大,公司對IT系統的業務依賴性也越來越大。IT系統的任何波動和故障都將直接影響公司業務的正常發展,并且企業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IT運維策略,以確保業務系統的正常運行。那么到底IT運維管理是什么?IT運維管理發展方向有哪些?
IT運維管理是什么?
運維管理( IT Operations Management)幫助企業建立快速響應并適應企業業務環境及業務發展的IT運維模式,實現基于ITIL的流程框架、運維自動化。
隨著國內企業業務信息化的深入, IT運維部門所負責的IT設備及軟件的運行維護工作變得越來越復雜, 技術難度也越來越高。傳統的IT工具和流程集中在技術上,而不是業務目標上。業務服務管理(Business Service Management)使IT能輕松滿足業務的需求,轉變企業的環境,使業務部門和IT部門領導者能夠擁有統一的語言,通過統一的界面面對挑戰,理解新變化所帶來的影響。
BSM主要強調從業務的視角來看待企業的IT運維,從而最大化發揮IT對企業業務的推動作用,這就IT運維的核心思想。
IT運維管理發展方向有哪些?
隨著統一的管理信息系統覆蓋整個組織,固化需求的傳統管理信息系統運維模式,必然會對整個組織的業務造成沖擊,新一代應用系統(AS2.0)的運維管理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要能夠運維管理。管理信息系統應該是利用各類通用構件、組件、和工具等搭建構造形成的,它們是具有獨立性的、松耦合、可拆卸、易維護的產品集合,從而使得支持整個組織運行的一體化管理信息系統能夠持續地支持應用的拓展和完善,能夠實現自身能力和效率的可持續發展和提升,特別是其過程對組織運行的影響最小,給用戶體驗帶來持續的提升。
二、要能夠管理變化。運維的目的是確保對業務需求和運行環境變化的,及時有效地支持,所以直接取決于應用系統對變化響應的能力、效率和可管理性。傳統應用系統通過直接修改代碼實現運維的模式已不適應,且不可管理,而是讓用戶能夠通過相應的工具,對相關構件和組件的配置、定義、修改,以實現對業務和環境的運維,并且實現對變化過程的記錄、跟蹤和分析管理。
三、要能夠管理不同。整個組織的應用需求可能會因為地域差異而不同,可能會因為發展進程的覆蓋面而不同,可能會因為環境配置情況而不同。應對這些“不同”,以及支持這些“不同”的能力,是與傳統管理信息系統運維的根本區別,傳統是通過應用系統因為需要固化需求,只能通過不同版本去適應“不同”,而新一代應用系統(AS2.0)則是在統一運行環境中,通過工具的配置和定義實現對“不同”的支持和管理。
四、管理變化和不同。傳統的運維只是通過編碼實現“變化”和“不同”,而新一代應用系統(AS2.0)的運維還要拓展到對“變化”和“不同”的管理。引入數據空間的概念,記錄下對業務和環境運維“變化”、“不同”、“狀態”、“標準”和“歷史”等要素的變更記錄和發展痕跡,從而實現管理信息系統全生命周期、全功能覆蓋、全面質量管理的運維管理能力。如同在數學研究中引入“導數”,拓展了對數據的變化研究一樣,“數據空間”的引入,拓展了對管理信息系統變化的管理能力。
五、專業的管理組織。運維管理不再只是IT部門的職責,而是整個組織都需參與的過程。對于管理者要能夠將管理思路和決策需求加以表述;對于業務骨干要能夠自行對管理者所表述的思路和需求,進行對管理信息系統的加載和維護,以實現對它們的操作支持和用戶體驗;對于IT部門更側重于運行環境的保障、應用系統構成部分的能力和性能的監控、分析、管控與反饋等;開發商則更關注公共構件、組件、工具產品的能力、性能、體驗的完善和提升。
六、要有管理的制度。運維管理一旦納入整個組織的管理體系中,運維管理制度不再是IT部門的專有制度,而是對整個組織業務發展、管理完善、能力拓展等過程和行為的管控和規范,使得它們發展可持續、完善易有序、拓展能穩定。
上述就是關于IT運維管理是什么,以及IT運維管理發展方向有哪些的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關于IT運維管理的信息,請繼續關注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