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設計師作為軟考中級資格認證的核心科目,其考試內容覆蓋軟件開發(fā)全生命周期,旨在考察考生在計算機系統(tǒng)知識、軟件工程方法、系統(tǒng)設計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
一、軟件設計師考試結構
軟件設計師考試分為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術兩科,采用連考機制,總時長240分鐘。其中,基礎知識科目為75道單項選擇題,涵蓋計算機系統(tǒng)全棧知識;應用技術科目為5道主觀設計題,聚焦軟件工程實踐能力。考生需兩科均達到45分(滿分75分)方可通過考試。
二、軟件設計師核心知識模塊
軟件工程與項目管理
考試占比約20%-25%,重點考察軟件開發(fā)模型、需求分析方法、設計原則及測試技術。例如,2025年真題中曾要求考生根據需求描述繪制數(shù)據流圖,并補充缺失的加工邏輯。
數(shù)據結構與算法
占比15%-20%,涵蓋線性結構、樹、圖及經典算法。例如,應用技術科目常要求考生補全C語言代碼中的快速排序片段,或分析算法的時間復雜度。
面向對象技術
占比20%-25%,包括UML建模、設計模式及面向對象原則。
數(shù)據庫系統(tǒng)
占比10%-15%,考察E-R模型設計、關系模式規(guī)范化、SQL語句編寫及事務處理。
操作系統(tǒng)與計算機網絡
操作系統(tǒng)占比5%-8%,涵蓋進程調度、存儲管理、文件系統(tǒng);計算機網絡占比5%-8%,考察TCP/IP協(xié)議族、網絡安全及網絡設備。
新興技術融合
根據2025年考綱,考試新增AI輔助開發(fā)、DevOps實踐、云原生安全等考點。
總之,軟件設計師考試內容既廣且深,考生需注重知識體系的系統(tǒng)性,同時關注新興技術的融合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