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創系統開發工程師(高級)考試通常分為兩個科目,題型設計注重系統架構設計能力、技術深度及實際項目經驗。以下是考試題型的特征和備考要點:
一、科目1:理論知識
單選題
題量與分值:約80題,每題1分,共80分。
內容特征:覆蓋信創領域核心知識,如國產操作系統(統信UOS、麒麟)、數據庫(達夢、人大金倉)、中間件(東方通)的底層原理。
考查系統開發全流程知識,包括需求分析、架構設計、編碼規范、測試策略等。
涉及政策標準(如《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白皮書》要求)、安全合規(等保2.0、密評)等內容。
多選題
題量與分值:約10題,每題2分,共20分。
內容特征:側重技術方案的對比與選型,例如不同國產CPU(鯤鵬、海光)的適配場景,分布式數據庫與集中式數據庫的優劣分析。
考查對復雜問題的多維度判斷(如性能優化、容災設計、技術債務權衡)。
二、科目2:應用分析
內容特征:基于實際信創項目場景(如政務系統國產化替換、金融級高并發系統開發),要求分析技術難點并提出解決方案。
典型問題包括:如何設計符合信創要求的微服務架構(如鯤鵬+Kydroid+Spring Cloud);
如何解決國產數據庫與傳統Oracle的兼容性問題;
如何優化國產硬件(如海光DCU)的計算性能。
三、科目3:案例論文
內容特征:要求結合信創生態,論述技術趨勢或方法論,例如:如何在系統中實現“本質安全”的架構設計;
對比傳統IT架構,信創系統的核心差異與開發要點;
云原生技術在信創場景中的應用挑戰與應對策略。
四、考試規則與備考建議
通過條件:科目1、科目2和科目3成績均達60分(含)以上者,視為通過。
備考重點:
熟記信創目錄產品特性(如華為鯤鵬920的指令集、統信UOS的內核版本)。
掌握《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白皮書》中關于系統開發的技術要求(如模塊化設計、持續集成)。
強化架構設計能力,學習TOGAF、DevOps等框架在信創中的落地實踐。
研究典型信創項目案例(如某省政務云遷移方案、銀行核心系統國產化改造)。